上海之旅

中国, 城市和旅游

在我还没有去过上海的时候,我对它的认知是:上海是中国的大城市,经济发展、旅游行业的佼佼者。这是一座忙碌的城市,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总是工作和工作。上海有一个特别的称呼“魔都”,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把上海称为魔都。

魔都的由来

魔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别称之一,相对于西方人对上海The Greatest City of Far East.Paris of the orient的称呼,魔都是当时日本人对上海的一种称呼习惯。 20世纪初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畅销小说《魔都》第一次以魔都称呼上海。上海的发展迅速,从一开始的小村庄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好像在变魔术一样,村松梢风被上海的独特魅力所征服,所以他写下这个作品。 在日语中,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恶魔城”,并暗示了城市中的犯罪黑社会。 在中文中,这个名字翻译成”魔法之都”,名字卡住了。

上个世纪的上海:

老上海
老上海

今日上海:

外滩, 上海
图片来源:陈静为我的中国家庭厨房,2021年

上海这个神奇的首都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让我们一起参观这座熟悉而神秘的城市。

外滩

当大多数人想到上海时,他们会想到上海的标志性景点——外滩。 外滩东侧是辽阔的黄浦江和堤防,与陆家嘴隔河相靠。 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的中西建筑,被称为”环球综合体”:每天晚上,灯火通明,绚丽夺目。

我的上海之行
图片来源:陈静为我的中国家庭厨房,2021年
外滩,上海,中国
中国上海外滩 图片来源: Chen Jing for My Chinese Home Kitchen, 2021

黄浦江东侧是陆家嘴,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就位于此。 这座塔高约468米,设有太空舱和旋转餐厅。 上海的城市发展馆和其他景点都位于这里。 东方明珠是上海游客最喜欢的拍照机会。

上海外滩
中国上海外滩海滨 图片来源: Chen Jing for My Chinese Home Kitchen, 2021
上海外滩
中国上海外滩海滨 图片来源: Chen Jing for My Chinese Home Kitchen, 2021

豫园

关于这一点,我第一次去上海,我期待着看到 玉渊,著名的豫园。 这是一个江南古典园林,占地2万平方米。 玉渊以各种古树、名树、砖雕、石雕、泥雕、木雕为特色。 布局精致,充满魅力。

在这繁华的上海中,有着这样一座充满古典气息的园林,就像嘈杂的街道上有着一个安静的,使人感到的放松的特色咖啡屋,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

于园, 上海
图片来源:陈静为我的中国家庭厨房,2021年
于源(豫园) 上海
图片来源:陈静为我的中国家庭厨房,2021年

豫园老街

玉渊老街位于玉渊商城北端,靠近成皇庙景区。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店——上海老餐厅、南翔蒸面包店、上海李家塘等知名美食店。 包含以传统特色商品、家居用品、工艺品礼品和节日用品为主题的商店。 其中,Lvbolang的特色上海点心、松月楼的蔬菜包子、奥斯曼图斯厅的鸽子蛋球、八宝米、南翔小龙宝(汤饺子)和松云楼的发酵饭团、九曲桥的胡新亭特别受欢迎。

夜幕降临后,到处灯火通明,照亮了街道和游客的心。 到处,人们向向的光,在这个嘈杂的城市,停止,远离办公室疲劳,把他们的麻烦抛在脑后,享受魔术城的夜晚的平静。

上海豫园老街
图片来源:陈静为我的中国家庭厨房,2021年
上海老余街
老裕街 图片来源: Chen Jing for My Chinese Home Kitchen, 2021
包含文字、建筑、户外、街道的图片

自动生成说明
图片来源:陈静为我的中国家庭厨房,2021年
上海玉渊老街
图片来源:陈静为我的中国家庭厨房,2021年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和外国游客都来上海旅游,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繁荣,也因为它的独特魅力。 你对上海感兴趣吗? 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其特殊景点或食品特色的节目吗? 我将在未来的故事中分享更多的上海魔力。 敬请期待!

你喜欢我的中国家庭厨房吗?

我们喜欢与您分享这些正宗的家庭食谱。 要了解有关我的中国家庭厨房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关于页面。

请发表评论,或订阅我们的时事通讯.

如需更多原创视频,请访问我的中国家庭厨房 YouTubeRumble.

Leave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

My Chinese Home Kitchen does not accept paid endorsements of products or participate in affiliate marketing. Products or brands listed are those we actually use ourselves. Opinions about those products are entirely our own, free of commercial influence. We are also ad-free. All of our support comes from private sources and the generous contributions of readers like you.